小时候,
在街巷里总能看见一些民间艺人,
一直在做着捏面人的活儿,
精致的人物造型,
生动的表情动作,
总能吸引不少群众围观。
民俗记忆,老幼传承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的面塑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
11月15日上午,中慧津康护养院有幸邀请到了天津市民俗文化艺术协会非遗面塑传承人刘玉奎老师在我院举行“非遗面塑,记忆传承”活动。活动还特别邀请到协会会员徐汉珍、蒋力今、王孝良三位老师前来助力。
齐欢聚l图
用心教授,专注倾听
刘老师详细介绍了面塑的揉捏方法和各个工具的运用技巧,如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等等,面团经过周老师的巧手,转眼间一只可爱的动物造型面塑展现在大家眼前。
耐心教授l图
DIY手工,作品呈现
在刘老师的启发和耐心指导下,现场的长者们迫不及待地拿着面团学做起来,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塑成了动物的耳朵、眼睛、身体、躯干、尾巴等部位,经过组装初具模型,大家兴高采烈的展示自己的作品,整个活动洋溢着欢声笑语。
可爱模型初现l图
值得一提的是,协会老师们得知今天护养院有位长者过生日,在活动的结尾,特意为寿星长者准备了面塑寿桃,并借此活动机会祝福所有护养院老人健康长寿,平安快乐。同样,中慧津康护养院也送上了锦旗表示对天津市民俗文化艺术协会的由衷感谢!
快乐瞬间 寓教于乐l图
活动结束后大家带着自己亲手体验的作品一起合影留念。
本文地址:非遗面塑,从指尖变化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