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组织起草了《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友好环境设置导则(征求意见稿)》等2项国家标准和《住宅与养老机构适老建筑产品配置要求(征求意见稿)》等5项行业标准,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截至2023年11月18日。
近日,民政部发布7件养老服务领域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揭露诈骗“套路”手段及其危害,希望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保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
民政部近日发布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版)》,该指南涵盖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的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等多项内容。与2020年发布的指南相比,2023版在框架和体例上保持一致,但放宽了对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基础条件等调整,更具协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自2018年起,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正式形成。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1万余家养老机构获得等级评定,约占全国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下一步,民政部将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机制,全面推开等级评定,并加强对评定结果的应用,激发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的内生动力。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和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版)》,为地方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提供了参考。该指南包括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和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对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基础条件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具协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民政部将指导各地以该实施指南为评价工具,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推动国家标准落地见效。
7月12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3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计划》明确5方面实施重点,其中在改善消费条件、丰富居民消费业态方面,提出服务“一老一小”。鼓励按照适老化标准建设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鼓励建立社区护理站,为行动不便的失能、残疾、高龄、长期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