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长方形铁板儿,有利刃闪烁光明。弯弯的锄钩连接着长长木把儿,把儿极端套一铁圈。没有“铁牛”拉犁耕耘的年代,锄和老农情深意长,锄不离肩,肩不离锄,出坡归来肩上总扛一张锄。锄杠有时挂着一篓野菜,有时背着一捆柴禾。农家对锄都十分爱护,不管什么时候使用,用完都擦得干干净净,避免生锈,下次使用也省劲。
锄的主要任务,是除草松土,春天锄麦用的多,麦苗一春最少要锄三遍,麦垄绿得如草绳,垄间无草土亮彩,一排排一方方的绿,点缀得田野很是美观。夏日玉米棵长起来,正是杂草蔓延,要锄两三遍,这活太艰巨,光着膀子钻青纱帐,碧叶如刀,划得双臂流血,一阵阵生疼,故而有了灭草剂后,草生就喷洒,谁也不愿再锄地。有些劳力外出打工多了,更无人锄地。这样锄的作用发挥不出来,除个别种菜农户用锄,其他就用不上了。
有些与锄为友的老农,无论农具变化多大,也总保留着自己用过的锄,仍对待如亲密朋友。
月牙儿形,木头弯把,刀为青黑色,利刃闪银光。是一代代老农的亲密伙伴,得心应手的工具,春夏季节上山用来割草,收早熟的瓜豆菜,初夏收麦子用它最多。过去没有收割机,它的用途最大,坡野里一阵阵西南火风呼啸,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上阵,日夜奋战抢收小麦,就全靠它发挥威力。麦收天的黎明,大街小巷就唱响了磨镰歌。我爷爷起得最早,他把家里备好的七八张镰全找出来,在南墙根的一块大磨石上,蘸着水霍霍霍的磨起来,直至磨得镰刀闪光耀眼。黎明,全家人起床了,一人发给一张镰,他扛起扁担,挑着一捆麦约儿,便带领队伍出发了。五六亩麦子,就这么一人一张镰,三五天就收刈完毕,金灿灿的麦粒全都入了囤。啊,一张月牙儿镰,征服了金狼滚滚的大海,为农家抢收小麦立下辉煌大功!
金秋时节,镰的功劳更大。有多种多样的活儿用着它,割谷子、玉米、高粱、爬豆、绿豆、红小豆,棵儿、穗儿、秧儿,割山草备饲料,全部靠它。在晚秋的庄稼帐里,在那金色的满溢的场上,在一个个堆满谷物的小院里。镰的闪光,亦如满天眨眼的星光,不住的明灭闪现。直至金秋圆满结束,它才能回归小院放置处休歇 ,或许在数点一年来的繁忙岁月。
锨的结构很简单,一块长方形铁板,一头中间有按把的圆洞,按上长长的把吗,把稍有弯曲,下腰除物有劲。锨是除土的主要工具,往车篓里除土。往猪圈里除土,树栽进坑里培土,都必须由铁锨来承担。战争期间,老百姓支前,每辆小车都配一把锨,专为修工事用。它为消灭敌人,解放全中国贡献过一定力量。
农业学大寨那几年,几乎所有民工都要带一把铁锨,用它担着铺盖卷和吃物,到工地住帐篷。大部分人干的活,都是除土、除沙、除泥、除石子,用锨的事多得无法说。几乎所有的活,都能用上一把锨。土地改革后,特别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家生活好转了,盖新房的格外多,施工期间用锨的活太多太多,所有的小工几乎都使用它。
在千千万万个农家小院里,谁家都有几张锨,放在栏门口、磨道里,随手用它除这除那。没有它脏东西除不掉,没有它新鲜土挖不来。农家无处不用锨,晒粮用锨翻,逢年过节还用锨给坟头添新土,锨这东西物件不大,一旦用着不到手,还真抓虾呢!伴随历史前进,农家这几件法宝,有的可能彻底消失,我觉得这锨在农村不能不用,因它还适应新的生活需要,不用不方便。所以俗话说,金铁锨银铁锨,堆起座座金子山。
镢,没有“铁牛”耕耘的年代,是主要刨土翻地的工具。它有大镢、小镢、半大镢,是根据各人体力状况使用的。一块长方形的厚铁,一头有圆形按把的孔,按上长长的木棍,塞进木楔而使用。镢的使用同锨一样普遍,过去家家都有好几张镢,使用多的都是年记大的老农,像旱烟袋一样不离身,它的用途确实广泛,刨各种土质的的地,刨坑栽树,刨坑埋石,刨墙基沟子,它最忙的是每年阳春三月,无机器耕种的年代,靠人力刨地。春天上山刨地活很累,一镢一镢的刨,要求有一定深度,只有年轻力壮的棒劳力,才适应干这项活。一张镢头二三斤重,举起来过头,放下来入土,没有大力气是办不到的。我的年轻时代,工作在外,偶尔回家想干也干不了。活落重,身体消耗也大,吃饭必须多,故干这活,家里做饭坡里吃,山野里浮出一种烟火农家的田园气氛。
镢的制作不用很高的技术,村里土铁匠就能打出好镢头,我有一个铁匠大叔,就靠打铁挣饭吃,他在自家小院按着铁匠炉,制镢、菜刀、锨头都能办,一个人的买卖,干得很是红火。都说,他的铁制品钢火好,能够耐久用。到了公社化时期,各地建起了铁木联合厂,城镇设了铁具门市,出售价格不高,对农民很有益。如今镢的用处越来越少,不用大面积刨地,只有农家大嫂们点点种种还用它,但在人们心中镢还有一定声誉。
镐,两头尖,中间有孔按上结实的把,镐的分量比镢重,两头都锋利,是用来劈山揭石的工具,开石头时它和铁锤、钢钎是最佳伙伴,它的俗名叫镐头,不是家家都有,一般石匠家里都有这玩意。我曾专门写诗赞扬它:“我有一把镐,威力真不小/跟我去找矿,挖出地下宝/跟我去开山,一碰山就倒/跟我去修渠,赶着银龙跑/要问这把镐,为啥这么妙。只因党领导,公社铁厂造。”早些年,村里人门盖房开石,工匠们经常用镐,逐渐用起炸药后,使开石省劲了许多,镐就慢慢休闲了。
人们在农业学大寨期间,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璧山修路,搬石垒堰,是用稿最多的时间。记得巨家沟村,村西沙石岭挡住了人们去路,支书马修家带头做愚公,发动全村人劈山开石,硬是劈出一条通往八方的道路。我去采访新闻稿件,他们说磨秃了几十把镐,还有不少的锨。突出了镐在劈山中的功劳,曾经在全县成为学大大寨的好典型。
本文地址:农家五宝:锄镰锨镢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