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创作中,多结交诗文之友,互相帮助勉励前进,是一种高尚的友谊关系,是盛开的人间美德之花。人生在世,不管从事何种事业,没有天生都会的,开始都要向老前辈学习。我20多岁开始文学创作,当时不知从何做起,听说县文化馆郝湘榛是有名的作家,便从百里之外教学的小山村,骑车进城去拜他为师。他对初学创作者十分热情,对我讲了许多创作知识,我深受启发,从此把他作为从事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他在以后的创作岁月中,为我发过很多作品,在成名路上帮助很大,后来我当上了县里文联主席,相处很多年,依然对他十分敬重,从各方面尽量照顾他。我觉得这就是文艺界正当的友谊关系。大多数作家诗人作者也是这么做的,这就成了繁荣文学创作的基础和力量,是文坛的正确发展方向。
诗文之友赛兄弟,我觉得诗文友情超过兄弟。互相之间是纯洁的没有多少利益牵扯。我从事创作的50年代结交的朋友,全是知心而善良的人,互相之间经常聚会,修改作品。谁的作品发表了谁受鼓励,没有任何“文人相轻”的迹象,全是无私的支持帮助。他们不但在创作上支持于我,在生活上也照顾得十分周到。五六十年代我在沂山东麓山村教学,相隔老家近百里,诗友陈作诗在村里当会计,经常帮我磨猪饲料,割肉买油有困难他给我代办,使我在外工作放心。后来我在县里负责新闻工作,常去潍坊开会,常常提前去聚会,同王耀东、陈作诗(他已在潍坊工作),聚会用餐,研究作品。俩人办的《鸢都报》《大风筝》,都为我发过不少稿件。我们的关系一直保持到老。有的朋友劳累过度而早逝,我常常心痛的坐立不安,必为此写出悼念文章,才慢慢静下心来。我觉得绝大数诗文之友,友谊关系一直良好,只要个人善待他们,不做对不起他们的事,友情就能坚持下去。我从事文学创作六七十年了,已到90岁高龄,凡结交过的朋友,都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自己有一颗看得起别人的心,从各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就说一件小事吧,如今我已出版书籍35部,大约赠诗文之友三四万册了,从来不收一分钱,并谁读我就感谢谁。诗文之友要想友谊长青,自己必须有一颗善良之心,为他们做贡献的伯乐之心,长此来往你知我知,就能坚持友情不变。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作者,要同情初学写稿者和所有诗文之友,同逢人生岁月,奋斗目标契合,有着走文学之路的共同愿望,这就是互相友谊的起点和基础。作为我来说,是上一代的老作者,一起实现美好理想,应该是很幸运的,年青一代对老一辈很尊敬和崇拜,故我觉得来往良好。我的文章发表出来,诗友点赞是中肯的实在的,不存在吹捧的问题。我觉得作者写出好的作品,互相点赞一下是必要的。普通作者的作品并不是水平都不高,不能被高档次采用,原因很复杂,投不到名家之手,精品不被发现是有的。创作者努力写作品,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受到赞扬是应该的。作家诗人是一种称呼,没有明确标准,称赞一下没问题,又不管用,只是听着心里舒坦。这样做反而能鼓励作者,继续努力,写出更好的文章来。我们都应该爱护重视初学写作者,让他们锻炼成长。世间哪有一步成家的人,都是百炼成钢而得的。后一代新人逐渐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发展规律。
诗文之友在各级文艺部门领导下,加强团结,努力奋进,一定能写出好的作品,贡献给国家和人民,我们老一代必须善待年轻的诗文之友,支持帮助他们攀登文学高峰。
本文地址:要善待诗文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