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移动端 ...
养老信息网LOGO

文学创作

精准评论慰我心

读杨道明《万缕情思绣桑梓》一文

文章来源:用户投稿 作者:冯恩昌 发布日期:2025-03-12
浏览次数:正在加载次数网友评论: 0

杨道明先生,是我人生第二故乡的一位亲密朋友。他的故乡蒋峪镇刘家营村,1955年下半年我曾分配去当过半年教师。1956年春天被调到小山村池子教学,1959年又调到南蒲沟完小任校长,1963年调县政府工作。我在刘家营一带教学八年。那时杨老师年龄小,没跟我上过学。近两三年以来,我的第二故乡冒出一个文学创作的作家,就是早已闻名全县的杨道明先生。他去年十月份,我出版了《我的人生》一书后,来我家取书,我们才一见如故的认识了。他是一个热情对待朋友的人,熟悉之后对我的创作十分关心,不几天就为我出版的《我的人生》一书,写出了长篇评论,使我受到莫大鼓舞。认识后互相来往期间,我深感到他是一个我的知心朋友,对人相当忠诚热情,为我写第一篇评论我还受鼓舞着,想不到近日又在《临朐书香》平台,为我新出版的《故乡情》,费了许许多多的脑筋,写出了《万缕情思绣桑梓》的评论,读后使我深受感动。我们相见几个月了,他没吃我一顿饭,没喝我一盅酒,却起码费了十几天的功夫,为我的新书写评论,还不远百里来我家拜访两三次。我觉得这样的好人,真是难得,是我交朋友的一大幸事。

杨道明老师写评论,是相当认真,又操心劳力的。这次评我的《故乡情》,就费了多天功夫。看出来对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细致读过。是在按我的思考系列,一篇篇写出来的。我想起来,自己写时,都没用这么多的功夫,不少题目的意思并不连接,杨老师在撰文时,重新考虑,细心按每一篇的意思顺下来。让人觉得很连贯,很合情合理,组成的文字也相当流利。这说明,他对这本书的内容下了细功夫。阅读思想,对每一部分每一篇都做了介绍,而且是系统的详细的介绍,为读者阅读提供了方便,为我的原稿赠了光。杨老师的评论,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边叙边评,他说我:“深沉的热爱家乡,对家乡有着说不完的新鲜事,抒不完的浓浓情。”果真是这样,自己对故乡确实有着深沉之爱,有着抒不尽的情。杨老师分析非常透彻,我从心里感激不尽。

在我的文学创作进程中,有许多诗文名家为我写过评论,不过多数都没有像杨老师这样下过细功夫,他们是以作者的声誉和对作品的评价写些短文。杨老师的评论写作,是用硬功夫细功夫进行的。这一点,从他的评论文章中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在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事情。是盼着诗文之友好,实在为朋友的作品增光添彩,这是做人的高尚品格,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

杨老师的评论,不但写的具体准确,指出作品超前的思想性,文笔的优点。评的客观实在,令人信服。还能指出文章的不足,评这本书时写道:“若论不足,作品或可进一步抓住对乡村现代化转型的一些探讨,例如引入青年返乡创业,如何留住乡愁等议题,使乡土叙事具有时代性。”这样敞亮的说出这些话,确实对人负责,寄予美好的希望。作为我来说,这是难得的珍宝。我要衷心的感谢杨老师。

最后,祝杨老师身体健康,笔耕不辍,写出更多催人奋进的评论文章来!

评论
分享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天津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