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发经济”热潮,在各类政策支持下,老年事业如火如荼。老年助餐作为发展银发经济的重要一环,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是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长沙开福区,助餐服务推行较早,与专业机构的协作更早,因此市场化发展也更快速。善孝堂养老从前期便积极参与,最终,老年助餐服务通过采取政府适当补贴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政府补贴助餐,老年人服务对象到社区申报,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审核,严选有餐饮资质的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并接受第三方评估,共同帮老人“吃好饭、饭吃好”。
历经几年发展,善孝堂养老稳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主动挖掘老年人需求,做好各环节的衔接工作,提升就餐品质和服务品质。同时,紧跟时代脚步和宏观政策,创新老年餐桌服务形态的可能性,积极尝试市场化运营,为老年助餐服务从1.0到老年助餐2.0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兜底保障为基础,市场化经营为导向,着力破解长效运营困难的问题,在保障老年人吃饱吃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老年食堂服务功能,扩大消费群体,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多样化养老服务模式,不仅满足老年群众多样化精神需求,把社区食堂建设成为老年人理想的生活乐园,还满足社会群体的就餐娱乐需求,构建美食社交新空间。
继2024年东风街道智慧营养餐厅正式营业取到阶段性成果,如今,东华社区智慧营养餐厅也在老年助餐2.0模式下有了截然不同的样貌。
原有传统食堂设备繁杂,对操作场地的空间、布局等均要求,且明火、燃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东华社区智慧营养餐厅因地制宜,引进炒菜机器人,占地小,功能全,通过终端网络化、作业自动化实现无明火、无油烟、全自动操作。同时采用数字技术,用定量精度研发厨艺,让传统厨师凭手艺、经验制作菜品升级为云菜谱、自动程序,通过机器人可视化界面的“一键下单”实现大厨厨艺数字化再现、记录、传播,实现菜品稳定出餐。
引进智慧食堂系统,打造“按克称重,自助选餐”智慧营养餐厅。系统收集和分析长者的健康数据,如血糖水平、血压、过敏信息等,并结合营养师的建议,推荐个性化餐点,一方面满足长者对口味需求,另一方面确保饮食符合健康标准。采用刷脸支付简化结算过程,长者在选餐后,可自动识别其身份并完成支付,大幅提升餐饮效率和用餐体验。同时,该系统还能够实时监控和记录每位长者的饮食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根据长者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精准画像”,不断调整餐点推荐。
打破服务边界和刻板印象在保障老年人吃饱吃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老年食堂服务功能,不断进行产品优化升级。东华社区智慧营养餐厅定位全龄友好服务餐厅,提供中、晚餐服务,除了基础湘菜,餐厅还提供手工水饺、炒饭等,周一至周五中午主要服务老年群体及周边居民、上班族等,周六、周日主要服务参与社区活动的青少年群体。同时,通过精准调查,根据季节以及特殊节日,推出“主厨拿手菜”系列,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专业厨师制作的美味菜品,并保证食材新鲜、当日送达。
以智慧赋能,拓服务边界,东华社区智慧营养餐厅自运营以来,在东华社区“时光共融,幸福‘老小’圈”的号召下,各类社交活动、聚会娱乐纷纷开展,这里既是餐桌,也是茶桌,也是学习桌,居民纷纷点赞,市场反馈良好,开辟出属于东华社区的美食社交空间。
东华社区善孝堂居家养老服务站位于湘江北路与新安路交汇处的江山玖樾一栋一楼,辖区内常住人口30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600余名,顺应老年朋友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以服务站为平台,开展助餐、助医、助急、上门等综合性服务,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
秀峰街道街道老年助餐服务正在进行,老年助餐补贴纳入范围扩大至长沙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欢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