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巫山县人民医院与惠源家连锁养老机构联手打造医养结合模式,使养老机构老人享有公立二甲医院的常态医疗保障。医院组建老年病科医疗专班,定期巡诊并提供24小时电话救助,设立快速入院通道。必要时医生常驻养老中心,指导照护工作。未来,双方将探索居家医养服务和针对失能失智的专门照护,积极履行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公立医院职责。
5月29日,重庆市召开深入推进“渝悦养老”行动暨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机制改革启动会。会议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积极推动老龄工作提升、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大力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拓展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探索发展养老服务新业态等六项工作。
重庆市近日启动了“渝悦养老”行动,聚焦老年食堂的可持续运营改革。目标是在2026年前构建起“一刻钟城市老年助餐服务圈”,农村地区服务也将进一步扩展。自去年7月开始,各区县尝试多元运营模式,目前已建成1578个老年助餐设施,其中85%以上实现收支平衡。改革将侧重于供需适配,根据老年人群分布和交通便利性,在适宜区域如老年人密集和交通便利地段增设服务点,逐步扩大老年助餐服务覆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
重庆市政府近日发布《重庆市提升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3-2027年)》。该方案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包括到2027年,全市将建立10家老年医院、40个护理院/中心、100个社区/乡镇医养中心以及至少70%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有老年医学科;所有医疗机构都应达到老年友善的标准。方案的重点在于优化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包括推进老年医院建设和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市政府将支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国家老年病区域医疗中心,并新建一个市级老年医学中心和23个市级老年病区域医疗中心。同时,政府还将投资建设50个规范化老年医学科。在护理院/中心建设方面,市政府鼓励将一部分一级和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并鼓励社会力量连锁化运营护理院/中心。到2027年,每个区县都将设立至少一家护理院/中心。此外,市政府还将建设23个安宁疗护中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针对失能老年人的需求,方案提出加强护理院/中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护服务。此外,市政府还将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服务。为了打造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市政府将投入资金和资源培养老年医学人才,并实施万名老年健康服务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以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人才的供给。此外,方案还强调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的建设,将建设35个中医治未病中心,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规范设置治未病科室。最后,为了方便老年人就医,方案规定老年人到公立医疗机构就医时,免交普通诊察费,并要求医疗机构建立老年人挂号和就医绿色通道,保留适量的人工服务窗口,方便老年人就医。
近日,重庆市评选出星级养老机构37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24家;叶级街道养老服务中心65家,其中,五叶级5家、四叶级22家、三叶级3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