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移动端
...
养老院
养老社区
保险查询
用户中心
{{webheader_username}}
{{value.name}}
悠悠往事
资讯
查看全部
养老动态
养老简讯
养老政策
养老金
产业观察
居家养老
老龄化
养老模式
养老产业
老年大学
机构动态
行业资讯
养老展会
最新动态
最新政策
简讯
查看全部
养老简讯
机构简讯
社保简讯
养老院
养老院
养老院查询
机构政策
行业新闻
养老服务
管护知识
管理制度
机构申办
标准规范
常见问题
机构动态
文学
文学创作
悠悠往事
随笔游记
健康
养生
饮食
疾病
心理
生活
公益活动
退休以后
老年生活
老年文化
休闲爱好
养老社区
养老院
社保
生活
文学
社保
社保查询
社保资讯
社保政策
办事指南
常见问题
用户服务
用户中心
用户登陆
用户注册
养老机构入驻
养老机构管理
在线投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艺术
>
悠悠往事
悠悠往事
一个老艺人的奉献精神 ——记我县影视公司经理尹炳祥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初,相识尹炳祥先生的。他是临朐县五井镇西池村人,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十分热爱文化艺术事业,七八十年代进城,开始依托县文联,筹资兴办起文化部门临朐县第一个影视公司、汽车出租公司、临朐照...
冯恩昌 ⋅
22-10-10 11:07
天津滨海:幸福社区组织开展老兵故事分享会
8月3日,为庆祝第95个建军节的到来,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幸福社区在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老兵故事分享会。退伍老兵、党支部书记、楼栋长、志愿者及...
天津市求是义工联合会 ⋅
高文意 李依蓝 ⋅
22-08-10 11:02
天津:青年梦想家采访原国庆阅兵女兵方队总领队
欢迎您走进青年梦想家志愿服务中心《岁月留声》栏目,《岁月留声》项目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时光,采访革命老人40余名,参与志愿者近300人,已经成为天津经济开发区青年梦想家志愿服务中心关爱老人、...
天津市求是义工联合会 ⋅
韩璐 ⋅
22-08-10 10:55
师生情深诚可贵
7月12日中午,我和老伴在家正准备做午餐,突然手机响起来。原来是《潍坊日报》原副总编辑高立基打来电话:“老师,咱俩很长时间不见面了,想你了。一会我去接你咱们聚聚,啦啦呱!”快到11点半时,又接到他的电...
冯恩昌 ⋅
22-07-19 12:28
每次翻看这份“聘书”,心里就觉得“内疚”、“惭愧”
不管我怎样搬迁,在我身边都珍藏着一份“聘书”! 这份“聘书”是安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二0一0年三月颁发的。“聘书”的内容是“聘书・方英庭同志担任市关工委特约通讯员,特发此证。安庆市关心下一代...
方英庭 ⋅
22-05-12 10:04
军旅生涯
六、七十年代,绿色军装在社会上特别抢手、特别流行、也特别时尚。谁如果戴顶军帽或穿件绿色军装,甚至脚穿一双军用鞋,或者背个军用挎包都会惹人羡慕,让人多看几眼。1978年11月,我如愿以偿的圆了自已的军营...
陈昌利 ⋅
22-01-07 12:33
青春年华
1972年2月,我刚14岁,我们班统一升入初中。我初中是在光明中学上的,也叫娄敬庵学校。有关娄教庵的来历,还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陈昌利 ⋅
22-01-06 12:38
我的童年
我生于1958年11月,属十二生肖倒数第二的戌狗。过去听大人们说,1958年是我国大跃进时期,国家的物质匮乏,人们的生产生活难以保证,这阶段农村的大人娃娃,基本都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经历。
陈昌利 ⋅
22-01-06 12:36
激情燃烧的岁月
1976年1月,我从户县一中高中毕业后就回队劳动了。我们村共3个生产队,我家是3队,队长是史志杰、史忠堂等。我称史志杰为大伯,他和我家住隔壁,是我婚姻的红线月老。
陈昌利 ⋅
22-01-05 12:32
回忆高中生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的高中生活转眼间几乎过去半个世纪了。 我就读的高中——弥陀高中。 1971年春,弥陀区政府(记忆中好像叫“区公所”)在弥陀小学的基础上创建了弥陀高中(学制两年)。 ...
方英庭 ⋅
21-03-26 23:14
我在《星星》诗刊最早发诗
我写诗,前20年全是写的古体诗,对杖、押韵、字数一般多,已经养成了写诗的固定模式,很难改变。但诗在发展,必须随着时代和诗的变化而发展,不然就落后,很难写出有影响的诗来。1980年10月,我在省委党校学...
冯恩昌 ⋅
21-02-24 09:25
我写诗的盛期
我从1958年开始写诗,写的多发表的也多,1981年至2000年,这20年写的诗,在全国各地发表了上百家报刊杂志,发表的重点报刊是《人民日报》《星星》诗刊、《绿风》诗刊《山东文学》杂志等。这个时期是全...
冯恩昌 ⋅
21-02-23 09:44
缅怀太湖县弥陀镇圣迹村老党员、老村干——方典奇先生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太湖县弥陀镇圣迹村老党员、老村干方典奇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 2019年农历11月30日,太湖县弥陀镇圣迹村老党员、老村干方典奇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7岁。 201...
方英庭 ⋅
21-01-13 08:38
我与全国造林模范孙衍和
那是1956年,我被调到沂山东麓池子村教学,认识比较早的一位老人叫孙衍和。学校在村南,他家住在学校北边,学校没院墙,他出坡干活就从学校走。很快我就听说,他是闻名遐迩的全国造林模范。他个子不太高,古铜色...
冯恩昌 ⋅
20-12-28 08:42
最美年华保家卫国 ——访抗美援朝老兵、北京市安立军休所军休干部林祥铭
志愿军的背心、茶缸、弹片弹壳、胸章、信纸、慰问袋……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抗美援朝老兵、北京市安立军休所军休干部林祥铭的老伴,拿出家中珍藏的“宝贝”,那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带回来的物品。她一...
《中国社会报》 ⋅
记者 姜雪芹 ⋅
20-11-04 09:12
对付战场上的“特殊敌人” ——访抗美援朝老兵、北京市安立军休所军休干部李玉桢
85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李玉桢坐在阳光里,温和儒雅,娓娓向记者讲述他当年入朝作战时的难忘记忆。不同于其他老战士,李老的讲述里没有过多的炮火烽烟,他故事里的主角竟是老鼠和苍蝇。
《中国社会报》 ⋅
记者 卢 芳 ⋅
20-11-04 09:10
遐想“文化户”
文化户,是我县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翻阅报剪,眼前蹦出一篇重要文章《八百八十个文化户——山东临朐见闻》,作者冯恩昌、王文光。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去《大众日报》社文艺部介绍了临朐发展文化户的情况,并要求...
冯恩昌 ⋅
20-11-04 09:06
百姓心中的丰碑 ——追忆原辛寨公社党委书记赵传成同志的执政风范
2020年10月20 日上午,一个电话打来:“我是王珉!”奥!一定是在南京的妻侄女吧,正在我疑惑间,电话里接着又传来:“我是赵传成的女儿啊!”
张洪伦 ⋅
20-11-03 08:37
聆听太湖弥陀镇抗美援朝志愿军老爷爷讲述峥嵘岁月
“收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我很高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抗美援朝老兵的关怀。”10月22日,石吉荣老爷爷在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
通讯员 方英庭 ⋅
20-10-25 15:47
出书与赠书感悟
在我出版的第22本专著《山水田园小曲》,印刷厂交付与我时,我在出书这件事上,思想有些震动,觉得一个走出农家门庭的孩子,成长为诗人作家,竟然自费出版了这么多书籍。从事一生文学创作的我,总算实现了自己的愿...
冯恩昌 ⋅
20-10-22 08:30
我是怎样做伯乐的?
人的一生,只要干事业,就需要伯乐。伯乐是老师,是师傅,是助人为乐的人,不拜伯乐就学不到谋生本领,就不能成为某行业的名家。我的一生,特别是在新闻与文学创作上,拜过许多伯乐,他们帮了我的大忙,引导我走上了...
冯恩昌 ⋅
20-10-19 08:36
太湖弥陀镇:有一位抗美援朝老兵
10月3日,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通过视频方式采访了抗美援朝老兵------石吉荣老人。石吉荣老人,现年90岁,太湖县弥陀镇界岭村花屋组人。
方英庭 ⋅
20-10-10 11:30
太湖弥陀吴周明老先生:音容永逝 诗作长存
“退而不休写对作诗寻乐趣,老有所学读书看报养天年。”这是太湖县弥陀镇安乐村退休教师吴周明老先生当年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 记得年逾八旬的他,耳聪目明、才思敏捷;他,关心时事,学而不厌;他,擅长诗词...
方英庭 ⋅
20-10-03 09:38
中共党员、太湖县弥陀镇退休教师郭长侯先生:虽死犹生 精神不朽
“郭长侯先生离开我们7年了。他,虽死犹生,精神不朽。”太湖县弥陀镇许多人每谈起郭长侯先生,总是这么深情地说。 郭长侯同志,生于1944年9月,弥陀镇弥陀村(原虎场村)人,高小文化,三岁丧父,与母...
方英庭 ⋅
20-09-27 17:06
散忆聊城诗会
1988年,儿子在齐鲁晚报工作时,5月份我和老伴去他家住了一个时间。接到通知,要我去聊城参加诗会,我非常高兴,5月2日从济南火车站坐火车,两国多小时便到达了聊城市会议宾馆,受到聊城文联张维方主席和姜建...
冯恩昌 ⋅
20-09-23 10:38
我家是怎样变为书香型的
在故乡尧洼村,我家老辈里没个识字的,是典型的文盲家庭。到了我这一辈,家乡解放,穷人翻身,爷爷意识到不识字是苦衷,大力支持我走读书求学的路子。他勤俭持家,以劳动求家庭富裕,供我上了小学、上完小,又上了中...
冯恩昌 ⋅
20-09-22 12:16
太湖弥陀余传高先生:不朽的老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余传高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余传高同志虽然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的高尚品质和宝贵精神不朽,他老人家将永远活在...
方英庭 ⋅
20-09-17 18:00
老爸轶事
老爸活到90高龄,最后没得什么大病就去世了。他的晚年生活,一直耳不聋眼不花,身板硬朗,走路脚底轻巧巧,一点不吃力。从背影看,他不像年迈老翁,倒如潇洒壮实的青年汉子。村里人和家中晚辈拉起来,还有一件件鲜...
冯恩昌 ⋅
20-09-14 10:26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许瑞昌恩师人生纪实
50多年前,即1970年早春的一天,我所在的小山村,更确切的说,我所在的生产队,来了一位公社干部。他约摸30来岁,身材高高大大,玉树临风;脸庞白白净净,含笑微微。
张洪伦 ⋅
20-09-09 11:24
我心中的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创刊于1988年1月1日,当时我还在宣传部工作,分管新闻报道。我与贵报有着很深的情缘,一是 我很爱这张报纸,它属于生活方面的报纸,对我和通讯员的写作非常有利,它的文艺副刊青未了,还有一些生活版...
冯恩昌 ⋅
20-09-07 09:51
点击加载更多
正在加载数据......
1/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广告
☷ 热点
岳母情深
临朐一中求学记
英勇铁道兵 难忘三条路
难忘一位农村老党员(峥嵘岁月)
跑船的故事
油布和油布伞
草帽的故事
杂和菜
蛐蛐带来的乐趣
二姑妈
☷ 最新评论
太湖弥陀吴周明老先生:音容永逝 诗作长存
师生情深诚可贵
军旅生涯
抗日津报人
跨越近一个世纪的追寻
父亲回忆延安整风(岁月漫记)
☷ 最新发布
一个老艺人的奉献精神 ——记我县影视公司经理尹炳祥
天津滨海:幸福社区组织开展老兵故事分享会
天津:青年梦想家采访原国庆阅兵女兵方队总领队
师生情深诚可贵
每次翻看这份“聘书”,心里就觉得“内疚”、“惭愧”
军旅生涯
青春年华
我的童年
广告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