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闻实习
培训期间的实习,分两步走。第一步,我被分到《农村大众》报。农村大众报是1951年创刊的报纸,一直办的很好。我去实习时,总编是李栋椿,我的带班指导教师是冷锡宏,是从临沂日报调来的老编辑,编辑水平很高。我在实习中,同他一起上下班,由他从群众来稿中,选出可编的由我来编。我是根据原稿的事,再重写一遍,交给老师看了,简单修改一下,便发稿。实习一个月的时间,大约由我编了十几篇,有三篇被评为好稿。在实习期间,除了学习编稿外,还接触了很多分管各方面的编辑,为后来的发表稿件打下了基础,我熟悉了农村大众文艺编辑于明显先生,1963年他给发表过诗歌《好陪送》。到了80年代,他为我县作者张玉昆为我写的专稿《专写农民的诗人——冯恩昌》发表,在提高我的声誉方面起了作用。实习期间认识了大众日报诗歌编辑闫一强,给发表诗歌《喜讯》《进山乡》等多首。
闫一强在大众日报文艺部工作,这个部主要是办《丰收》副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是山东最高的报纸文学期刊,很多名人都往这里投稿。我同他们熟悉了后,对我帮助很大,使我在副刊上发过很多稿件。诗歌发表20多首,发表散文《烟花人家》《新春纪事》《 又到中秋赏菊时》《蚕乡春意浓》等,30余篇。在报社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熟悉了很多名家名人,有的未见过面,但也熟悉了名字,便于联系交友。
在农村大众实习完毕,又去大众日报潍坊记者站实习写稿一个月,记得站长是李治太,住潍记者是尹祥吉,他原籍临朐,我们在临朐一中是同班同学。在潍坊我曾到寿光、青州、临朐出发,体验了当记者的荣耀和兴趣。那年代,非常重视新闻记者,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得到热情接待。不足一个月的功夫,去了没有多少单位,就真正体验了一把做记者的滋味。一月写了十几篇稿,基本上都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了,很多人说冯恩昌调到大众日报当记者了,事实培训班结束就回了县。
本文地址:新闻工作三十年之三—— 新闻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