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担任新闻秘书
1966年6月,新闻培训班结业后,我回到县委,接着公布了新闻秘书的职务。我深知新闻秘书有着重要职责,要以宣传报道的形式,写作大量的稿件,登载于报刊杂志,宣传县里的工作。我县第一任新闻秘书是吕世圣,家是城东董家崖村,我同他是好朋友,他是临朐有名的一支笔,曾调到大众日报社当过记者,后去了昌潍地委在写作组工作过。第二任新闻秘书是高百钦,家是昌邑人,后来回了原籍;第三任新闻秘书是卢敬之,后调到昌潍市委工作。我是第四任新闻秘书。正处“文革”期间,工作很艰巨。不单纯写新闻稿,还经常写工作典型。出了个民兵英雄,我靠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总结了他的英雄事迹,印发全县号召学习,并由我编了小节目,进行了演出宣传。那时写新闻稿不多,有些事因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好把握,上边记者来的也不多,后来大众日报社一个叫徐学春的记者,来写谷子的种植业,我陪他完成了任务,他就回了报社。到了1969年,县委的工作开始转入正常,县里在办公室设立通讯组,由我兼任组长,组员有马奎、顾升,开始办通讯员学习班,还有县委办两位新任秘书,到通讯组来学写作。这期间,临朐在各级报刊的稿件多起来。有一位名曰孟广仁的武装部副政委、县委常委,靠着通讯组工作,抓得很紧,他天天到我们办公室,询问工作情况,登稿数量,促得我们干劲倍增。为了推动县里的工作,报道组还办了一张《跃进战报》,不定期出版,办公室主任马连礼亲自把关,发放到全县各单位,组织群众阅读。
这个时期,县委对学习毛主席著作,抓得很紧,让通讯组写了多个典型。但完全和新闻工作融合在一起,把典型改写成通讯稿件,内容更充实,发表率也很高。县里涌现出了一个突出典型,通讯组成员顾升,去蒋峪公社陈家庄写了陈英、陈红姊妹俩的学毛主席著作事迹,登上了省、市报刊,还组织宣讲团,到全市各县市进行了宣讲。城关的李家庄成了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典型,尤其是团支部书记尹兴芳,赴京开会,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关于他的事迹,通讯组进行了及时报道。还曾为县委副书记王光庭,写过学习代笔文章,登上了《人民日报》。
本文地址:新闻工作三十年之四——担任新闻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