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创作中,发挥个人的天才智慧,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和著作, 成为有影响的名人名家, 其成就的来源, 功劳的取得 , 仅占一半。另一半,是靠个人的勇气,敢于闯关,勇于拜师学艺,在名师伯乐帮助带动下取得的。个人的天才再好,奋斗力再强,没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贵人相助,想攀上文学高峰是不可能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巧妙在各人”,这句话,说出了一个人成名成家的真谛。我觉得这句话是真理,成功者都是走得这条有远见的路子。
我从事文学创作77年了,虽没有写出很有影响的作品,对我个人的基础来说,也可攀上了文学高峰的一定程度,或许在文坛小有名声。不过,我总觉得获取的小小成果,不完全是自己的天才智慧之花,自己是文盲家庭出身的庄户孩子,扒了几碗干饭,有多大本事,应该很明白。在取得微不足道的成就过程中,明显的内力不足,外力相助发挥了大作用。外力的来源,却是自己在创作路上的勇气。中学毕业后,定下人生目标,一辈子从事文学创作,争取当一名作家或诗人,这就是开始的勇气。另一方面,自己基础差,才华不够,只得拜师找伯乐。第一件需要有勇气的事,是1981年《星星》诗刊通知我去参加《乐山诗会》,要离岗十几天,按当时机关工作的要求,领导是很难批准的,我考虑去一趟,对创作大有好处,能见全国上百名诗人,可对本职工作会有影响,甚至有损失,在得失面前就需要有勇气,我向领导请假说:“四川开乐山诗会,要我去参加。”领导说去不去,你自己决定吧。果然后来,在工作升职中受到影响,上级来人建议提拔于我,主要领导答复:“他成天创作,哪有空当官!”,看来创作和外出影响了提拔。可我没注重这事,搞创作铁了心不动摇,觉得参加全国的创作活动,积极争取就是一种勇气,没有当时的勇气和正确的得失观,就没有现在的创作成就。参加乐山诗会,对我来说收获极大,在会上认识了《星星》诗刊主编白航,副主编陈犀,全国各地报刊的编辑和著名诗人,从而我写的诗被《星星》连续发表,在本省和全国评上了奖,有许多原来不熟悉的报刊,也投稿容易发表了。
参加乐山诗会回来后,1985年5月又接到省作协通知,要我去哈尔滨参加中国散文诗学会年会,会期也是十几天,我又犯了难,去吧又要请假离岗,不去又是在文坛一个大的损失,再三考虑后,我还是鼓足勇气,坚决去一趟,于是这年7月1日坐火车去报了到,在会上熟悉了柯兰会长,认识了大诗人艾青,还有《诗刊》《人民日报》等很多有名编辑,在会上都认识了,收获特大。从此柯兰会长亲自为我推荐散文诗,在全国报刊发表了很多,《人民日报》编辑给发表了《石仙小传》散文,使我在全国的声誉提高了很多。1997年又争取参加了省散文学会在淄川开得笔会,在会上被选上了学会理事,认识了《中华散文》主编。在我的创作历程中,在自己勇气的促动下,参加了一些创作活动,参加过《聊城诗会》《青岛晚报》座谈会,参加过《大众日报》《农村大众》,多次座谈会,有勇气参加这些新闻文化活动,对自己在文坛的声誉,在县外的名声,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对一个农家出身的乡土作者,经过一辈子的努力,创作取得了点滴成绩,成为“农家小院派”代表,是个业余的作家诗人。在前进中的的坚强支柱,具体写作中的强大动力,除了固有的一般化的智慧才能外,就是自己奋斗的勇气。勇气是做人的基础,勇气是攀高峰的动力,勇气是不可战胜的人生。当今的创作,没有攀高的勇气是很难成为名家的。不能老是认为只要自己有天才智慧,就一定能攀上高层次,就一定能成功。自己有才华,又能谦虚谨慎,善于拜师求教,写出的精美之文才能发上高层次,引起名家重视,才有可能成为有影响的作家诗人。
本文地址:勇气,创作攀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