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省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今后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人员可以申请评定初、中、高级职称,畅通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发展渠道,增强养老护理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获得感荣誉感,有助于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吸引更多专业人员加入养老护理行业。这一试点是落实民政部和江苏省政府合作协议,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的创新举措。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人员可以申请评定初、中、高级职称,旨在畅通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发展渠道,增强养老护理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获得感荣誉感。
近日,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其中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是向全省在业民营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纾困补贴。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为民营养老机构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根据政策规定,此次补贴的对象为全省所有在业民营养老机构,包括公办民营和民办养老机构。这不仅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全面支持。补贴的发放标准是按照养老机构实际入住老人数量,统一按照每名入住老人1100元的标准进行发放。这样的补贴方式考虑到了各养老机构的实际情况,确保了补贴能够切实用于改善养老服务,提升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此项政策将惠及全省1500多家民营养老机构,共计补贴1.25亿元,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承担,其中省财政按照地区财力系数给予补助4020万元。这样的资金分配方式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养老服务行业的重视,也为各地养老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补贴资金将于2023年11月底前发放到位,具体由县级民政、财政部门做好属地民营养老机构纾困补贴的审核和发放工作。为了确保补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政府采取了逐级审核、逐级发放的方式,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及时、准确地用于改善养老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早在2022年就率先实施了民营养老机构纾困补贴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为帮扶养老机构渡过疫情冲击难关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省政府再次拿出“真金白银”,为民营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纾困补贴。这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持续关注和扶持,也为民营养老机构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持。此外,政策还强调要确保财政在护理型床位建设、机构运营补贴、养老护理人员岗位补贴、一次性入职奖励等方面对民营养老机构的相关支持政策加快落实到位。这些政策不仅涵盖了硬件设施建设,还关注到了机构运营和人才培养等软实力的提升,为民营养老机构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将为民营养老机构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更好地发展。同时,也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在晚年能够享受到更优质、更贴心的照顾。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相信江苏的养老服务市场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会同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江苏省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建设评定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到2023年底前,督促指导100张及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完成达标建设任务;到2024年底前,督促指导50(含)—10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完成达标建设任务;到2025年底前,督促指导50张以下床位的养老机构完成达标建设任务,同步督促指导50张及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提档升级。
8月1日,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通知,转发民政部、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制定的《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就做好全省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