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移动端 ...
养老信息网LOGO

文学创作

读陈作诗的乡情诗《农家的晚餐》

文章来源:养老信息网 作者:冯恩昌 发布日期:2022-09-09 11:10:20
浏览次数:正在加载次数网友评论: 0

陈作诗,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他是我的老乡,临朐县冶源镇迟家官庄人,我的老家尧洼村,同他村只隔一条山石河,相距5里路。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前半生在家务农,是个典型的老农民。想不到他很有诗才,从1956年开始写诗,一根树根做得旱烟袋,成天噙在嘴上,在那烟火的明灭中,蹦出了一首首小诗。谁说这庄户诗水平低,竟然登上了《人民日报》《诗刊》《大众日报》《山东文学》《解放军文艺》《北京文艺》等,发表诗与散文2000余篇(首)。1976年由一个农民调到昌潍地区艺术馆工作,1984年调潍坊市文联,评上了副编审职称,吸收为山东省作协会员,担任潍坊市民研会主席,出版了三本诗集与散文集,在省乃至全国成为著名的农民诗人。

今年7月5日,收到全国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协会员王爱红,由北京邮来的《当代著名作家诗人手迹》一书,选入了陈作诗一首《农家的晚餐》乡情诗,并附有自传,读来耳目一新,诗意鲜活,意境优美,时代感强烈,在茫茫乡情诗中,数高端之作。他这样写道:

农家的晚餐

小院 披着晚霞

炊烟 缠在树桠

农家的日子过得红火

晚饭有酒有茶

碗里盛着冒尖的笑容

桌上摆满香喷喷的佳话

酒盅里醉了星星

茶碗里泡香了月牙

老汉端起蓝花瓷酒杯

笑模恣的抿了一下

一朵红云笼罩了面庞

心里一阵乐开了花

如果,我不介绍陈作诗的身份,我相信多数作者不认为这首诗来自一位老农之手。这诗,是党的农村政策的雨露浇灌出来的新变化,绽开的富裕之花。不但写的思想性深远,读后受到强烈启发,而且语言非常形象化。如第二节的四句,就描写得奇妙无比,意境很美,使小院有月亮的晚上用餐场面,非常有诗情画意。

我也是专写乡情诗的作者,写农家生活变化的小诗也不少,不过相比之下,我写的小诗没有陈作诗的鲜活,缺乏那种自然的音韵,请读同题一首:

农家的晚餐

疲倦的夕阳下沉

远去的炊烟牵出农家的晚餐

隔墙听见欢闹的喧哗

瓜棚下 小石桌套着笑脸的花环

山里松蘑 新米煎饼

鲜葡萄酿的酒飘香溢甜

棚上的南瓜花还嫌不浓

撒下一撮撮清心的五香粉面

月亮越墙来尊在树丫观赏

星星隐在屋檐下挤眉弄眼

山乡的庄稼人下田归来

有着夜晚迷人的晚餐

读此诗时别忘了,诗人的身份和文化程度,他是平凡的农民,我是知识分子一类人,两人写的诗,我的并不显高超,他的水平还高于我的水平。由此,我想到乡情诗来自浓重的乡情生活,要想写好就必须深入到农村新生活中,探讨扑捉生活新发现、新亮点,这是写好乡情诗的唯一途径。

评论
分享
QQ空间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北京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