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移动端 ...
养老信息网LOGO

文学创作

田园进行曲——助人成名需博大胸怀

文章来源:养老信息网 作者: 冯恩昌 发布日期:2023-09-06
浏览次数:正在加载次数网友评论: 0
标签: 田园 大胸怀

86.助人成名需博大胸怀

助人为乐,助人成才,应是每个人的优良品德。我在新闻文化界工作了一辈子,在培养人才的问题上,有过数不清的遇到和体会。我觉得能不能对自己培养的人和身边有才华的人,进行不断的毫无保守的推荐成名,需要有博大的胸怀,事事盼别人比自己好,有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善心和思想,才能把这件事做得好一些,实现桃李满天下的美好愿望。

我在一生中,做过三十年新闻文化工作,培养推荐人才是我的天职,从我手下培养过的通讯员1000多名,多数都能成才有名。省里新华社山东分社、省政府、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省文联、支部生活等,都曾向县委和我直接要人,调去成名的有七八个人之多。去潍坊市工作的20多名,在县里被选拔成为县委正副书记、政协、人大副主席的、乡镇正副书记的上百名,也有一大批成为各部门负责人、优秀笔杆子。这些人才的涌现,有的是上级领导直接开口让我推荐,也有的找县里领导要的。这个选拔人才的过程,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培养者的人才观。对我来说,从未阻挡,积极推荐,盼望他们真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漫长的30年,这些人才是幸运的,可以越级提拔,有几十名原是农民出身的,被转干提拔,不少当上了部门领导。几十年来,看看自己培养过的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人民群众的好干部,我心里十分欣慰。

助人成名,并不只是说好话,推荐而已。在平常日子里,就要帮助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新闻工作,曾办过上百期通讯员学习班,可说手把手地教,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不少通讯员的稿件,登上了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杂志。因稿子写得好而扬了名,被用人单位发现而调去工作。

在任县里文联主席期间,虽未有通迅报道出哪么大力,但在培养人才方面,帮助别人成名上,也做了一点有益的工作,盼作者成名的愿望很强烈,一发现他们的作品写得好,就赞扬,就写评论。记得2003年,曾为全县十几名作者,冯益汉、张克奇、蔡盛、祝红蕾、吕新枝等十几人,每人写过一篇评论,在潍坊日报相继发出,在全市造成影响。也曾在我家城里小院,多次进行创作经验交流,促进作品水平提高。2022年再次举办作者小院交流会,会后我给每人写了篇人物事迹《倾情写家乡的吕新枝》《情真意愿——谈高凌云的诗》《我县跨省大作家蔡盛》《祝红蕾——勇攀文学高峰的女作家》《张克奇及他的乡情散文》,还有两篇王乐成、胡明宝的散文,头5人的先载《沂山风》,后选入《小院新语》一书。另外还为吕浩、贾兴华、马怀荣、鞠法军等写过多篇评论文章。一些老诗友,王耀东、陈作诗、卢长松、冯汝松、张来信等,我都写过评论文章。为人写评论列不上精品之文,但也要费工动力,不轻松,是为他人扬名的表现。

助人成名,是每一位老作家老诗人职责。写作不是单纯个人的事,也要一心为公,为人民做贡献,要有家国情怀。独木不成林,没有党的关怀,大家的帮助,个人成才是不可能的。把胸怀放开吧,关怀帮助别人,自己才能真正成才。

评论
分享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潍坊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