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赠书是最高尚的品格
一个作者或一个作家诗人,出版了自己写的书籍,赠给部门和别人,这是做人最高尚的风格,也是对国家人民最好的贡献。现在出版个人书籍,除很少名人外,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投资出版,不少作者都是普通职工,靠挣工资吃饭,正二八经出本书花费太高,多数作者没有这个经济力量。但一辈子爱好写作,发表了大量作品,不出版成书保存有困难,也难以起到流传后代的作用。故现在出书很不容易,仍需省吃俭用积累多年才能千方百计出一本书。所以我说,个人出书赠送于人,是一种贡献精神。
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文学作品,历经65年之久了,已经写出700多万字的作品,出版个人书籍30部,全是自己投资出版,来源是工资里积一点,稿费几乎全用上。花了多少钱一估量便知。从出版书籍开始,我就有个想法,觉得人活一生的意义,就是为党为人民做贡献,把自己奋斗一生写出的作品印成书,流传于后代,这就是最好人生。故我出版的书籍大量的送了人,约计3万余册,少数捐赠给了部门,多数送给了喜欢看的人。对自投经费出书一事,虽在日常生活上艰苦了一点,但人生收获很大,成千上万的人读了书后,受到启发教育,在做人上有了好的成果,我是十分欣慰和高兴的。在我县有一位县委书记,上任时见了我说:“我是读着你的诗长大的!”调离时又对我说:“你为临朐出了大力,做出很大贡献。”这不就是创作出书收到的效能吗?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我在赠送别人书籍中,有的朋友感动地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我要认真读,一定收藏好!”,不过在认识上不一样,有的对赠书不拿当回事,甚至不认真读,更看不到一本书的价值,觉得走亲访友赠书不是礼物,一本书不如一箱奶,也不如一包点心。我觉得这样认识的人,没有建设书香家庭的向往。书是人类知识的阶梯,是成为国家栋梁的金桥,读书成才是人生最辉煌的道路。
由于创作经历漫长,也许出书的数量多,觉得部门也好,个人也好,接受作者的赠书时,一定要正确对待,给予一定的荣誉,赞扬他们的奉献精神,为他们的专著,收藏好流传好。充分认识每一本书的价值和奉献的深远意义。
本文地址:田园进行曲——赠书是最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