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移动端 ...
养老信息网LOGO

文学创作

我的生活花絮

一个知音的留言

文章来源:养老信息网 作者:冯恩昌 发布日期:2024-08-23
浏览次数:正在加载次数网友评论: 0
标签: 海浮文苑

人的一生,结交天下朋友不难,结交一个知音却难上加难。我已是快90岁的人了,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结交了数不清的好朋友。可在心里难以忘怀的知音只有一个,他就是故乡冶源街道红新村的卢长松。他是个干了多年社办教师最后转正的教师,又是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是个常住农村的没有显赫地位的人,我们俩也不曾一块工作过,他偏偏成了我一生唯一的一个知音。

我和卢长松60年代就结为好友,他在我老家的临村当教师,我在沂山东麓小山村当教员,每周日我回家,他就约上陈作诗、冯树柱等诗友,到我家聚会,一块研究交流写诗。他才华出众,唐宋古诗从头到尾能背诵下来,有人说他《红楼梦》也能大段大段的背过,不愧是一个老秀才的儿子。可他命运不好,年轻的妻子早逝,后又找了一个不够和顺,身体垮了动过大手术,几乎丢了命。干了大半辈子社办教师,教学成绩很优秀,但很晚才转为正式教师。90年代我退休住县委家属院,他在三元村租房陪孙子上中学,我俩相距七八里路远,他不会骑自行车,身体又很弱,但不几天就雇三轮到我家,一起研究诗歌写作。他从心里崇拜我诗歌写得好,我在《星星》《绿风》诗刊、重要报纸上发了诗,就为我写评论。我也帮助他改诗,登上了《国风》诗刊、《中国国土资源报》,他的诗经常登上我在县文联当主编的《海浮文苑》小报。我们的友谊来往是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酒席也是炒上几个庄户菜,拿上一瓶临朐串香酒,在一派农家风味里,交谈得次次十分投机。我们谈天说地,交流文坛要事,他把新写的诗念给我听,我实实在在帮他修改。两人的思绪融入一体,在提高质量的路上飞扬。我们的友情超过了夫妻之情,父母儿女亲情,完全是诗人之间的高雅纯正之情。

美好友谊的日子,过得荏苒,他大我两岁,到了75岁那年,得了重病肺气肿,成天卧床不起,日夜吃氧,再加旧病复发,造成了生命的危险。朋友病了,我的心情沉重,每天骑自行车来回十几里路去看望他,他硬是坐起来同我拉呱,还把病中写得诗拿出来给我看,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长了,把一生发表的诗歌,编了一本《炉渣灰诗集》,准备出版。想不到没几天,他的病情加重,儿女们陪他去潍坊大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结果已经无法挽救,只得回到县医院。我怀着沉痛的心情,赶到医院看望他,医生悄悄告诉我已经不行了,我走到他的床前,含泪安慰他,他已经有些昏迷不清了,他见到了我,吃着氧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守着床前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紧紧攥着我的手,泪花闪闪的朝着儿女们说:“我走了,您忘了谁,也不能忘了冯恩昌啊!”喘了一阵气后,又说:“我不在了,您一定把我的诗集出版!”我抹着眼泪对他说:“老卢啊,你放心吧,我一定帮助把你的诗集出版,同读者见面!”这是知音和知音,最后的见面,也是他临终最后的留言。我离开医院不长时间,就接到他儿子的电话:“俺爹,走了!”,我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含泪沉默了两个多小时,心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个结局!”

这是我一生唯一的一个知音,最心心相印的一个朋友。他走后,那忠厚、实在、真情的形象,一直活在我的心中,算来14年之久了,天天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怀念他曾专门撰文《终生难忘的知音》,发表在《潍坊晚报》上,在我的自传中写下纪念文章《终生难忘的诗友》。在他活着的年代,二次结婚的喜日里,我为他写了一篇散文《孤独的诗魂》,纳入了我的《田园情思》散文集。说实话,写此文有重复,可总是觉得为友情未写尽,非再写不行。

知音的临终留言,像时钟的摇摆,时时敲击着我的心灵,我深深的感到,走遍天下和四海,难觅一个真知音!

评论
分享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潍坊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