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移动端 ...
养老信息网LOGO

文学创作

我在报纸上发表的文学散文(2)

文章来源:用户投稿 作者:冯恩昌 发布日期:2025-02-21
浏览次数:正在加载次数网友评论: 0

省、市级报刊是我攀向全国报刊发稿的坚实基础,我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县里负责新文化工作。那时候,经常去潍坊日报、大众日报送稿件,县里的新闻工作打开了局面,成了省、市骨干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友谊来往关系。报纸要靠大家来办,我县征订潍坊日报常居第一,大众日报排在全省前头,齐鲁晚报、农村大众订数都在3万份以上。引起了这些报纸领导对我县和我本人的重视。故,我的文学创作稿件,发表的特别多,达到了高产程度,这就是重要原因。再是自己文学创作,不怕吃苦受累,非常勤奋,采用稿件的数量就多了,我写的散文发表更为突出,反映了故乡自然环境的秀丽面貌。在党的好政策感召下,农家生活的大变化。下面先说我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农村大众报,发表的文学散文。

大众日报

1985年6月18日,《故乡的瓦罐盆》一文。

1986年3月11日,《雪里春色》一文。

1988年4月19日,《蚕乡春意浓》一文。

1990年2月3日,《新春纪事》一文。

1990年8月24日,《临朐发展葫芦文化》一文。

1991年5月11日,《初绽的奇葩——葫芦文化》一文。

1992年1月30日,《烟花人家》一文。

1992年2月14日,《插红枣的年糕》。

1992年10月5日,《沂蒙秋柿红》一文。

1993年3月18日,《酸中甜》一文。

1993年5月19日,《老龙湾冯惟敏》一文。

1993年6月3日,《沂山下的女画家群》一文。

1993年7月15日,《东镇碑林》一文。

1993年8月3日,《沂蒙柿子煎饼》一文。

1993年11月20日,《乡戏杂忆》一文。

1994年11月29日,《茶姥姥》一文。

1998年8月1日,《老龙湾之夏》一文。

1999年5月6日,《母亲喝酒》一文。

2004年2月27 日,《紫金石》(大众周末)一文。

1984年8月15日,《蚕乡新貌》一文。

1989年2月25日,《宝石清音》一文。

1988年10月30日,《小院的变迁》一文。

1997年5月8日,《桑葚熟了》一文。

1998年5月23日,《拾起童心》一文。

1987年7月29日,《沂山巍巍,林海葱茏》一文。

1987年7月29日,《四时成趣老龙湾》一文。

1988年8月27日,《今朝山姑多风流》一文。

1998年9月11日,《三观沂山瀑布》一文。

2000年4月28日,《一楼独院》一文。

齐鲁晚报

1988年3月1日,《元宵烟花》一文。

1988年5月2日,《柳条儿》一文 。

1988年7月17日,《多彩的牵牛花》一文。

1988年10月23日,《枫叶红了的时候》一文。

2010年4月2日,《春天的主人》一文。

20011年11月19日,《流红的糖葫芦》一文。

1990年8月12日,《野趣》一文。

1990年9与11日,《葫芦新曲》一文。

1990年10月11日,《惜书之心》一文。

1991年1月2日,《沂蒙新绿》一文。

1991年1月22日,《红扁豆绿扁豆》一文。

1991年3月18日,《鸟恋》一文。

1991念月10日,《小卖部》一文。

1991年4月12日,《沂山儿女游沂山》一文 。

1991年6月8日,《河虾》一文。

1991年7月21日,《神秘的小豆腐》一文。

1991年8月20日,《金蝉脱壳记》一文。

1991年12月14日,《雪趣》一文。

1992年1月4日,《冬日捉鱼》一文。

1992年1月25日,《流行的瓜子儿》一文。

1992年1月30日,《青皮大萝卜》一文。

1992年2月28日,《奇特的马尾松》一文。

1992年5月3日,《读书的习惯》一文。

1992年5月10日,《珍奇的甜杏米》一文。

1992年6月25日,《榆钱儿》一文。

1992年12月10日,《豆腐渣酱》一文。

1993年1月4日,《子孙同乐乐无边》一文。

1993年2月11日,《鸡黄面》一文。

1992年12月8日,《一把胡琴》一文。

1993年4月18日,《春日尝笋》一文。

1993年9月26日,《秋观红叶》一文。

1993年12月12日,《童年玩雪》一文。

1984年5月1日,《以茶为乐》一文。

1994年5月27日,《洋洋得意的钓鱼翁》一文。

1994年5月19日,《盛夏的乘凉》一文。

1994年9月2日,《夫妻真情长相知》一文。

1994年9月10日,《捉山蝎》一文。

1994年4月29日,《小蚕姑》一文。

1997年9月11日,《中秋盼月圆》一文。

1999年1月26日,《包瓜小咸菜》一文。

2004年3月15日,《舅家品茶》一文。

2005年2月4日,《梅花怒放贺新春》一文。

2009年5月1日,《母亲品茶》一文。

2011年11月8日,《辘轳新曲》一文。

2011年12月6日,《沂山云海》一文。

2004年10月23日,《菊花香》一文。

2013年,《老槐树上的喜鹊窝》一文。

2013年,《鸢飞畅想曲》一文。

农村大众报

19988年12月31日,《书画之乡画虾人》一文。

1990年5月29日,《麦黄时节》一文。

1090年6月26日,《红土地》一文。

1990年7月17日,《映山红》一文。

1990年10月2日,《红叶题诗》一文。

1990年1月11日,《冬日山景》一文。

1991年4月16日,《故乡的瓜园》一文。

1992年1月28日,《农家的过年饭》一文。

1992年7月30日,《北齐古墓壁画》一文。

1993年1月26日,《农家的年俗》一文。

1993年10月30日,《舅父嗜茶》一文。

1993年1月7日,《奶奶的南泥壶》一文。

1994年4月10日,《捋榆钱儿》一文。

1996年8月22日,《晒花椒》一文。

2006年2月30日,《谷黄蟹》一文。

2004年12月8日,《雪天里的孩子》一文。

2020年5月15日,《我与农村大众报乡土情缘》一文。

1995年1月22日,《大红春联》一文。

19956月11日,《话乘凉》一文。

1998年8月7日,《绿色小院》一文。

1994年8月7日,《喜浴》一文。

1993年11月30日,《爷爷的乐园》一文。

2012年8月20日,《父亲的瓜园生活》一文。

2012年9月24日,《峡谷清秋》一文。

2013年3月4日,《新桃花源记》一文。

按语

这几家报纸,采用我的作品最多,首先是新闻稿件用的多,并且有很多重要报道。次之,文学作品用的数量大,采用率高于其他报纸。我考虑,原因主要是新闻工作搞得出色,在省里名列前茅,引起报纸领导的重视,工作上加以关照。我在做人上同报社保持思想一致,取得了编辑记者的信任,对我投寄的稿件认真处理,只要水平达到了就采用。

这些都是我用稿多的基础条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自己在创作中,勤奋努力,不怕吃苦,受大累也要把稿子写好。写得作品多,达到了高产,不是轻松愉快能办到的。可说,字字浸透着汗水,是个人智慧的结晶。自己深刻认识到,创作是沉重的脑力劳动,比推车挑担重得多,不拼力、攻坚、挥汗,是难以进取攀上高峰的。

评论
分享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潍坊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