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两句诗既是张爷爷对自己“书海生涯”的感悟总结,也是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现身说法。读书使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精彩了自己的人生,丰富了他的思想和灵魂。
时至今日,在学校的贴吧里,依然能看到学生们对于张爷爷的描述:师范的生活艰苦而充实,那时候的校长是张读汉老师,面目祥和,神采奕奕。据说是数学本科毕业,数学相当了得,文学功底更是深厚,一进课堂,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苏轼的大江东去的词,令大家震惊,数学课讲的生机勃勃。至今回味无穷。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爷爷的人生故事。
(长清中学贴吧 | 部分内容截图)
(定格美好 |张爷爷在悠然亭散步晒太阳留影)
张爷爷今年86岁,原籍是潍坊寿光,童年时常常因为钱财拮据而食不果腹,回首往事听他说到最多的,就是那时候经常靠吃黄芪菜籽度日,田间正儿八经的粮食一年也吃不上几次。
“那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面对学校书屋一排排的精神食粮,也能冲淡饥饿带来的不适,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张爷爷开心的说道。而那时的他就像牛闯进了菜园,“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营养。
起初年少的时候,张爷爷对读书的概念是模糊的,更多时候将读书作为消遣的一种方式,但后来书读得多了便发现,读书可以使人明理,亦能增长才干。爱读书使他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因而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张爷爷一直成绩优秀,是“学霸”一样的存在。
1958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山东师范学院。那个年代的本科学历,在他们当时来说如凤毛麟角般的稀少,而之所以最终选择报考师范学院,张爷爷并没有富丽堂皇的华丽理由,而是直截了当的阐明了是因为家庭困难才选择报考的。
“上师范只是因为家里穷,可以免学费,还给发粮票,发菜票,发饭票,每月还有助学金,还补助了个棉袄呢。不过那时候即使这样,我还面临着路费的问题,需要凑够5块钱的路费才能去上学,最后父母到处借钱,多亏村里一个兄弟,推着黄芪菜到城里卖了3块钱后都给了我才凑齐钱。”张爷爷笑着说。
回想起年少时期的辛酸往事,张爷爷还如数家珍历历在目,而正是这些童年时期的艰难经历,让年少的张爷爷内心萌发了改变命运的种子。
刚来济南的时候生活上虽然有很多不适,但性格坚毅的张爷爷很快便克服下来,曲折的求学生涯,已为他准备好了奋斗的“资粮”,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学任教,凭着优秀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使他一路笃志前行,从受人尊敬的数学老师到主持工作的中学校长,再到长清师范就职直至退休,一路走来虽然时有艰辛但依然奋力前行。
时至今日,在学校的贴吧里,依然能看到学生们对于张爷爷的描述:师范的生活艰苦而充实,那时候的校长是张读汉老师,面目祥和,神采奕奕。据说是数学本科毕业,数学相当了得,文学功底更是深厚,一进课堂,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苏轼的大江东去的词,令大家震惊,数学课讲的生机勃勃。至今回味无穷。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张爷爷入住济南悠然亭颐养中心(入住咨询 | 收费价格)之前是在家里独居生活的,张爷爷有三个儿女,可是都在上班没有退休,无法时刻照顾他,于是家人便给聘请保姆照护,但保姆每周都有休班,周末的时候是不去上班的。而张爷爷有一次夜里2点钟去上厕所,不小心摔倒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钟家里女儿打电话,想问问张爷爷早饭吃的什么,可是连着打了3个电话依然没有人接,当时女儿便意识到出问题了,火急火燎的驱车赶往张爷爷家,到了后发现张爷爷摔倒在客厅里,便赶紧进行了救助。
(济南市中悠然亭颐养中心 | 外景实拍图)
自那以后,家里人便想着帮张爷爷找到一个环境优美、服务靠谱并且可以24小时照护的养老机构,这样自己工作的时候心里才会踏实些。后来经朋友介绍来到济南悠然亭颐养中心考察,参观体验后便选择住了下来。
“来这里后基本不需要护理了,现在吃饭、睡觉、穿衣、上厕所,扶着墙自己就可以,以前都是推着轮椅走,恢复的越来越好了。”张爷爷说。
(定格美好 |张爷爷手工艺操作课作品留影纪念)
“张爷爷待人和蔼可亲,平常最喜欢的就是参加机构组织的读书分享会和手工艺操作课的活动,有时候还喜欢跟其他爷爷奶奶们下象棋。”负责张爷爷楼层的护理员说道。书画阅览室、棋牌娱乐室、康复理疗室,是张爷爷最喜欢的地方。
(定格美好 | 张爷爷书画阅览室活动留影纪念)
“团队年轻化、护理专业化、工作纪律化、管理规范化,优美的环境和配套的服务,这些是我入住济南悠然亭颐养中心(入住咨询 | 收费价格)后最大的感受,也是我选择一直住下去的理由。希望咱们机构能不断发展、越办越好,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品质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张爷爷说道。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愿天下长者都能有一个幸福、富足、健康的美好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