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航 移动端 ...
养老信息网LOGO

文学创作

田园进行曲—— 一个电话使我热泪流

文章来源:养老信息网 作者: 冯恩昌 发布日期:2023-09-11
浏览次数:正在加载次数网友评论: 0
标签: 田园 电话

90.一个电话使我热泪流

我从20岁开始文学创作,如今快90岁了,在漫长创作生活中,在省、市乃至全国,结交了很多诗文之友。不知有多少相互之间,密切地来往,友谊常青,亲如兄弟,令人一生难以忘怀。可到了高龄的晚年,经常听到不愉快的消息,这个走了,那个去了,心里总是感到痛惜和怀念。有一些知心朋友,去世多年了,一直三天两头忘不了,老生怀念的根苗。有一个同我本乡本土结交最早的老诗人冯汝松,是诗人也是画家,别名东方一怪。对他怎么也忘不了,我为他写过纪念文章《东方一怪——冯汝松》。但今天老觉得写得不够,故又提笔写他对我最深情一幕。

在县委家属院里,我刚吃过早饭,突然接到一个来电,是老诗友冯汝松打来的,听说他得了胃癌,在北京做书画生意的女儿家养病,电话铃响后,传来他亲切而悲壮的声音:“我是冯汝松,冯部长我想您了!”,我匆忙回答:“等我去北京儿子家时,专程去看你!”他的电话铃扣了,我的热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心想多么好的诗友啊,病中竟然给我打电话,怎不让我想念他?过了不几天,我还未来得及去看他,儿子来电话说他已经走了。

冯汝松很小就没爹没娘,孤独一人过日子,住在一间土屋里,吃饭连个炉灶没有,三块砖头一支,烧开半锅水,抓上一把面子搅一下,喝上就是一顿饭。生活困难时期,他实在混不下去了,便去周围县里算命、看风水,只为填饱肚子。后来在老少爷们帮助下,娶了媳妇,生育了几个儿女。但家境依然困难,没法儿便四乡要饭。

不过这个人,虽穷却有才华。50年代学创作和绘画,漫画、指画、连环画、中国画,都有一定水平,书法也不错。1958年山东文学杂志,安排他在冶源镇成立了山东文学诗歌业余编辑部,让她负责收集全县诗歌作品,编好每月给出版一个专页。我写的民歌给用了不少。他写的诗《公社的山和水》,山东文学用后,很有影响。他的漫画《今年一碗,明年一湾》,构思巧妙,在《诗歌画》登出来,很有震动。他的指画在《世界科学》杂志发表,体现了我国绘画艺术的高峰。

什么是人的高贵品德?谁是我们真正的诗文之友?我们要看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的真情,来源于真心的友情。他在我交往的诗友中,是人生处境最差的一个,一生中日子过得最穷的一个。他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没有忘记老友,充满激情的给我打电话,使我倍受感动,我没有来得及去北京看望他,他已与世长辞,故而更加怀念于他,于是再写小文以表深邃之情。

评论
分享
微信/手机浏览器
查看/参与评论
北京养老院导航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人评论
发布评论需要您先登录, 立即 登录 | 注册
长者入住登记 公众微信 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