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张延定,87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业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8年第一次退休后返聘至上海市老年大学担任教务长直至2008年卸任。2016年7月30日携爱人徐女士入住泰康之家·申园至今。本文系其对自己入住申园前后的心路历程,曾于2018年发表在《申园长者话人生》第二卷。
入住申园快9年了,这几年不知怎么,只要想起当初选择来申园养老这个话题,我会经常想起我的大哥。
我和大哥年龄相差20岁。当年,他医科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北京协和医院从医,还在医科大学从教,辛苦了几十年,告老还乡回到故里上海时,已经是70多岁的“古稀老人”了。有一次,我问他:你回上海养老,有什么需求?他说:在陋室,一天三碗饭,一夜三块板,足矣。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养老态度,单一而简约。当时我就想,如果我老了,该如何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呢?
星移斗转,岁月匆匆。当我到了古稀之年时,和大哥探讨过的话题再一次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当然不会像大哥那样,晚年生活只求“一日三碗饭,一夜三块板”。因为我还有“活力养老”、“艺术养老”、“文化养老”等多种养老需求。所以,当我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时,我选择继续坚守在教育岗位上,退而不休。直到2008年才办理第二次退休手续。这样,我又多教了10年书,为文化教育事业多做出了一点奉献,心里觉得也蛮开心的,心安理得了。
到了我70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健康,精力也充沛,于是,就想实现年轻时就有过的梦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字”。我先把自己关在家里,研读“三玄之说”(《老子》,《论语》、《易经》)越读越觉得这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于是,又想走出家门,周游列国,拥抱世界,去行万里路,去叩访古今文明国度,解读缤纷的社会风云。我和老伴前前后后用了5年时间走访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一些名山大川、水乡古镇。在这5年里,我的这段养老生活可以说是沉湎在文化和艺术的旋涡里,过得十分完美,非常精彩。也在不知不觉间在我和老伴的心里埋下了追求艺术之美的种子,为将来选择能够真正“颐养天年”的“养老之家”埋下了伏笔。
在这喧嚣的凡尘里,我们老人都需要有一个适合自己颐养天年的地方,为了寻找这个“家”,我和老伴走访、参观、考察了上海十几家的养老服务机构,结果都没有“中意”。有些养老机构在硬件上就不达标,缺少适老化的设计或者适老化的设施还不够明显;有些则是在文娱活动组织上还不够丰富,让老伴觉得缺少文化养老、活力养老的生活氛围感等等,由此,我们继续物色着真正能使我们颐养天年的“家”。
后来,机缘巧合下,我们在上海松江找到了毗邻广富林古文化遗址的泰康之家·申园,尽管当时还在建设中。但我们首先就看中了泰康的经营理念:“改变中国传统的养老态度,是泰康不变的使命”“立志打造中国医养结合活力社区的养老产业第一品牌”。泰康喊出的“安心之处是吾家”“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礼赞生命”等口号也非常吸引我们。更重要的是,在申园,我们认识到泰康确实有能力把它们的“理念”变成“现实”。无论是风雨连廊的设计,还是随处可见的红绳安全报警,包括家庭医生和按照二级康复标准建设的康复医院的配置等等,都证明泰康之家是可以托付的好的“养老之家”。经过再三考虑,我们最终决定与泰康签约,把“家”安置在泰康之家·申园。
我们这些从各自小家庭走出来的老人,就像破茧化蝶的美丽蝴蝶,从四面八方飞向泰康之家。而我所居住的申园也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有浓厚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的环境。
作者所说的申园活力中心内的蝴蝶树
走进申园活力中心,在偌大的大堂中央,耸立着一棵从地下一层直上三楼屋顶的“参天桃花大树”,树上停栖着色彩斑斓的蝴蝶,在树的周边,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群。这个艺术作品的创意很新颖,把两组“动态”(采蝶飞舞)和“静态”(参天大树)的艺术形象在三维空间里组合得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生动多彩的文化符号。它所表达的文化意境,让生活在申园的居民,时刻感觉到来自大自然的鲜活魅力。
申园居民们平时参加的丰富文娱活动
其实,传统老人的养老生活(比如:我的大哥)与如今我们现代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就大不一样了,我们不仅要“一日三碗饭”、“一夜三块板”,还要与艺术、文化相伴,高雅养老、活力养老。我们这样的生活期盼,在申园这个大家庭里已经成为现实。
在申园的养老生活里,在不同的节庆活动中,时装队高雅、合唱队激情、舞蹈队优美、管乐队动听等表演,把艺术文化与养老健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养老社区真正成为老人们精神快乐的家园。正如我家的一位邻居(他是教“美学”的老教授)所说的那样:每天,关门就是家,开门就笑哈哈!
泰康之家·申园四季花厅里的蝴蝶设计
艺术、文化,就像是一种跨越年龄的语言,泰康之家把经营的理念,创造性地用艺术形象、文字符号来表达,这就有助于我们老年人建立自我意识,同时在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这种紧密的结合,能帮助排除我们众多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给老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带来了积极影响。
艺术、文化,作为连接自然、文明和人类的纽带,这就如泰康之家的标志性的图案:蝶舞、桃红;文字口号:“心安之处是吾家”等,这些图案和口号,已经印记在申园广大居民们的心里,这种感召力和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如今,我们生活在申园这个大家庭,它是我们精神和心灵的栖息地。因为能时刻与艺术、文化相伴,过着悠然、高雅的养老生活,申园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家园。正如古诗里写的那样:“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我相信,我们在泰康之家·申园颐养天年,一定会过得安心、舒心、开心。这样,我们的少年时代是无忌、中年时代是无悔、老年时代是无愁,我们的一生也就无憾了。我愿意在泰康之家·申园这一块养老的福地里,继续与艺术、文化相伴,继续让自己高雅地、有尊严地慢慢变老。
在申园,有说不尽的欢悦和幻想。她为我们创建了一流的学习条件、健身服务设施,我们满怀激情参与了、融入到大家庭之中,从中体会到无限快乐!活力养老、医养融合的理念,托起了每一个老人的信念。这里就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是我们老有所养的桃花源。
——申园居民 徐兰君(作者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