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诗的语言,精美而清新,好读而意远,说是乡土语言,但不是土得掉渣,通俗而不朦胧,含蓄却深邃,读起来如行云流水,又琅琅上口,是富有诗意的如普通话那么清新的语言。这种清美的乡土语言,描述让人有着美的感觉,说事有着很强的穿透力,又有着诗情画意的感染力。字字珠玑,句句华丽,是行文独一无二的语言。
乡土诗的精辟语言,是怎么来的?我觉得,一是天才的流露。我们常说某人出口成章,他生来就很会说话,也许有着遗传因素,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这就是讲话的本事,实际上是他语言能力强;二是,善于学习好的语言,日常留意别人的好语言,甚至记录下来,慢慢变为自己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多读书,从中学习现成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财富,创造出自己的新语言:三是,在观察体验生活中,听风、听雨、听鸟叫,观花绽开、赏柳条儿摇摆、观鱼戏水等,都可创新出自己的语言来。我写桃花的一首诗,自感四句都是创新的:
东城桃园
天上不见了
王母娘娘的蟠桃园
被一位画家挥笔东城
成了世间霞光异彩最美画卷
这样的语言,如清凌凌的小河流水,给读者心里送上诗意的画幅,这语言是自己创造的,所以产生这么好的效果。
著名诗人王耀东,是全国写乡土诗的先行者,他的乡土诗曾在全国引起争论,很多名家大家为他的乡土诗写评论,受到赞扬。我认为,他的乡土诗,写得确实水平高,是写乡土诗的典范。他的乡土诗,有浓浓的乡情味,但一点不土,有些语句反而“洋”了起来,成为精美的语言。如《逮知了的夏天》一诗曰:“用马尾结一只网,举向蓝色的晴空/靠少年的机灵,一下子便把,一个热烈的夏季粘住了”。这语言又生动,又显明,有着清新的韵味,特别是“一下子便把,一个热烈的夏季粘住了”,诗的意韵可谓深远。再如《暮霭里,母亲的一声呼唤》诗曰:“暮霭里,最甜的,是母亲嘴里吐出的声音/它把一层层远山推进夜色,把一层层温情揽给炊烟”。写母亲的乡土诗很多很多,但没有写出王耀东这样的深度,这样写是一般人想不出来的。
语言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短时间研究不透,只有经过一生的磨练,另加天才智慧的融合 诞生出新的音韵,方成乡土诗最美语言。
本文地址:乡土诗写作探讨 七 乡土诗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