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生情,情源于景,好诗的诞生是情景交融。但情与景真正交融,成为一首精美的诗很不容易。我的一生写诗万首之多,真正情景交融写出的好诗,没有几首。首先要在观察中捕捉景,景是客观存在的,需要诗人凝神细微地观看了解,要探索出自己喜欢欣赏的景,或和别人不一样的景。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容易走马观花,只看表面的景,写出诗来也就浅薄的很了。好比当今的拍照,有着数不清的人在拍,但拍到的景水平相差很远。这和写诗一样,视线观察深度不同,艺术性不强,也就很难拍出好片来。写诗没有新发现的意境,不能促使激情奔放,也很难写出好诗来。情景交融需下大功夫,不能简单从事,要在实践中深深探索,在写中竭力以艺术表现,在人生的漫长中写出真品。
写山水田园诗,我觉得最需要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我写过几百首山水诗,在观景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因到了老年高龄,写作时间宽裕了,儿子开车拉着游山玩水,细观四季变化之景,触景生情诞生灵感,确实在观察生活方面有深度,真正能做到情景交融,例如游县境南部的沂山,亲临其境看了歪头崮之景,产生自己独有的情感,写出小诗一首:
你 如果
不把头扭歪了
沂山就缺了一景
歪就歪吧
也许是人间美的创造
我想到,大多数人登沂山,观看了歪头崮,不会产生这样的奇想。只颂扬其景之怪,沂山之美。要把山水诗写好,重在触景生情,要用一双慧眼观看“景”之特点,生之此景深情,写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对故乡的沂山,我游过无数遍,触景生情就写,写的水平也就有所提高。如小诗《天齐湾》《百丈瀑布》《歪头崮》《小坝窝》《看坡棚》《小塘坝》《喜鹊窝》《石磨小桥》等多首,登上了世界文学网。这些诗,只有三五句、五六句,为什么能被高档次采用,我想根本原因就是有着情景交融的特点。如《小坝窝》一诗,我这样写景:“一圈石块,中间小小田园/有着苇笠那么大,不留心看不见。。。。。。”这是写的山田小景,在抒情方面写道:“不起眼的一片土,祖国河山一小点。”游山者,一般不注意,我从一个民俗故事受到启发,写出了这首,可说是精美而有新意的小诗。
写出一首精美的诗,关键在于情景交融的恰当,结合的天衣无缝,成为看不出来的一体。这么说来,在写作中情和景同等重要。有些初学写诗者,忽视了写景,把事件的叙述视为情,结果写出的诗,读着干巴巴的,使人的思想活跃不起来,也就不读了。我在写农家小院中,也不是因对小院熟悉,就不观景马上动笔。有一首,我写道:
树下 一群雏鸡
啄着草叶上的虫子
亮翅儿 鸣声唧唧
农妇 甜美的思绪
如一根根葫芦藤儿
牵动着农家生活的惬意
这首小诗,一共6句,上节写的“景”,下节写的“情”,写出了农家小院的生活之美。这内容里当然蕴藏着党的农村政策带来的新气象。诗虽小,思想有高度,是一首好诗,记得被《山东文学》采用过。
对现代诗的发展,流派很多,也许我是一个写乡土的老作者,对现代诗的追求仍是情景交融,把诗写好。
本文地址:情景交融写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