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地、山水、故乡、田园,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以乡土诗的形式,向母亲表达心中的爱,抒发浓浓的情,这应是我们写诗的宗旨,目的和追求。所以,毫无疑问的,在写好乡土诗的美梦中,要把乡情抒发好,把乡情的鲜艳之花浇灌成祖国最美的花朵。大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是乡土诗的典范,他的妙笔也是用在了乡情上,诗祖臧克家对乡土诗的写作,在要求上说得很明确:“不要忘了乡土的养育之恩、山水的神韵、亲切的乡音、众多的乡亲”。这名言的诞生,也是来自浓郁的乡情。我写了一辈子乡土诗,把乡情作为写作重点,几乎每首都在抒发乡情,所以我认为乡情是乡土之魂。
我们是写乡土诗的诗人,写诗抒情就要全力抒发从生活中得来的乡情。我的体会是,自己生活在农村,接触的是农家和农民,对他们的乡情、亲情,感受最深,写作就要在这样的乡情上下功夫。先辈冯惟敏常年同农家人生活在一起,诗笔浓墨,重重的抒发乡情,以《归田小令》为宗旨,具体抒发各种感受之情。如他写的乡情小诗《喜雨》《农家乐》《喜雪》《乐闲》《午憩》,都把乡事、乡情、乡愁,写得活灵活现,深邃感人,准确而生动的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我写的几千首小院乡情诗,也是重点写乡情,突出写新时代下的乡情,对农村凸显家庭承包制的年代 ,作为重中之重的主题,大写而特写,组诗《醒了的山村》《黄昏在小院里喧闹》《金秋絮语》《院花》等乡土诗,发表在了全国有影响的诗刊,有的获奖,有的编入省、市以上诗歌专集。如我写的农村改革开放后的乡土诗,写农家小院生活的甜美,有这么一首:
山乡夜晚
月光洒满庭院
香雾萦绕屋檐
电视机瓜棚底下播放
醒着农家甜蜜的夜晚
抱孙子的婆婆看得出神
纳鞋底的媳妇忘抽花线
小姑打毛衣停住银针
老汉嘴衔的烟袋断了青烟……
萤火虫提灯笼穿门扇
把欢乐的情景窥探
躲在叶缝偷望的星星醉了
溜下来 化作人们的喜泪几串
我觉得这首诗,写出了新时代有代表性的乡情,实行承包制后 ,农民生活富裕了,买上了大彩电,晚上放在葫芦棚下播放,这是农村有史以来的新鲜事,是时代的最美感觉,也是我写的乡土诗抒发出了时代的主旋律,农民感激党的最新感情。这首诗,登上了全国性的 诗刊,就是因为闪亮着乡情之花。
写乡情,是乡土诗的主流。我觉得要把乡情诗写好,一个乡土诗人,以长时间下细功夫,深入到生活中去,挖掘最新鲜的乡情,才能写出振奋人心的好的乡土诗来。
本文地址:乡土诗创作探讨 三 乡情 乡土诗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