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我写过很多遍了。但是,还有大量的散文,读后觉得受不到启发教育,全是遇事后的记录,而且一套套的写得很长。给读者的印象是,随便说了些故事,读后有什么收获,谁也说不出来。我却认为,真正的散文不能这么写,长也罢,短也罢,都应有思想性。诗祖臧克家,在他的诗人絮语中,有这样一段话:“要用一支彩笔,要用一颗诗心,描绘故乡的风貌,写出故乡的真魂。”他的格言,同样适用散文。写散文,不是随便一写,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每一篇散文都有目的性、针对性,也就是要把主题思想写出来,把它的真魂写出来。
从我写散文的实践看,写得好的,发的档次高的,读者反映强烈的,除了叙述生动,语言动人外,能够反映正能量很重要。散文写触景生情的感受,遇到重大事件后心灵的反映,要写家国情怀,一般不能写发牢骚,泄私愤,多写光明的事,不要写阴暗面。这些都关系到散文的思想性,能否反映正能量的问题。我写散文几十年,还是注意了这一点。我写的关于沂山、老龙湾、石门坊、弥河风光、嵩山风景等,反映县境内自然风貌的散文,都抓住它的特点和变化,大力抒情,给人们留下瑰丽多姿的印象。2013年6月10日我在《中国旅游报》发表的散文《沂山的雨》中写道:“当今沂山可谓桃花源:有沂山绿树成荫的遮盖,有沂山连绵雨水的浇灌,才有这人间美好的仙境。”对我的故乡冶源老龙湾,我曾这样描述过:“老龙湾镶嵌在沂山北麓的一颗明珠,依山的俏姿,蓊郁的竹林,碧澈的湖水,山水巧妙相连的优雅生态环境,天下难寻的具有江南风光的北国园林,都是它独有的鲜明特点。”这些真实的描述,反映了文章的正能量,抒发了热爱家乡山水之情。这样的描述,不是我随便记述的,而是围绕着主题思想而选择性的描述出来的。这样抒情写作,才能体现一个作者的家国情怀,写出对家乡的衷情和真魂。一个有名望的作家诗人,出生在故乡,成长在故乡,故乡养育了你,为什么不抒热爱之情,怀念之恋呢。
如今的许多散文,写得十分悠长。觉得写长了,才能把情节写生动,才能吸引人看。故而很多不该描述的事,故意去描,不该说的话,故意多说,这就是写文章,如果与人打交道这样说话,人家早听烦了。问题是这种啰嗦的文法,形成了一种文风,某些报刊喜欢采用,评奖受到优待,视为写得越长质量越高。这样也就出现了,离题千里成了好文,写得热闹就是好文。不过历史是公正的,一篇散文写的好不好,不是红火一阵子,而是在历史上成为经典,一代一代传下去,仍然闪着诱人的光芒。
本文地址:要写出散文的思想性